西火,名扬四海,誉满三晋边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长治县委创立了长治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39年7月,长治县抗日民主政府进驻西火镇牛晓宅大院,8月长治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进驻西火镇南掌村经堂庙办学。
长治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由中共长治县委、县政府领导,长治县长张燮堂任长治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长,齐心当时是长治县抗日民主政府的秘书、兼任长治县干部学校妇干队指导员、王军任妇干队队长。不久,抗大一分校校长何长工下达指示说,候补党员不能担任指导员。齐心只好改任队长兼教员,学校下设政治队、地方武装队、青年队、妇干队等。
当时学校条件十分艰苦,既无校舍,又无课本,更没有经济来源,石头为桌,草帽为垫,大树底下和大庙戏台就是课堂教室。
但是,他们带领学员始终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办学方针,“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军事、民运、财政等方面的干部,为山西乃至华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的革命干部,成为开辟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组织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
办学期间,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校长何长工、侯国英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长治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指导和组织开展抗日斗争工作。
西火,这个偏僻的山区小镇也随着干校一起声名远播,从此,名扬四海,誉满三晋边区。
热门图片
大家正在看
精华推荐
猜你喜欢
为您推荐
栏目排行
高清图集
频道推荐/

一个从童工到军报记者到作家的革命老兵 这是一位只读... [详细]
热图推荐/
热门推荐/
精选酷图/